近日,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(以下簡稱“熱帶所”)承擔的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“地域頻發強降水(雨窩)可預報性來源及風險預警技術”順利通過驗收。項目由熱帶所承擔,廣東省水文局、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,廣東省氣象臺、省氣候中心,中山大學共同參與實施。
項目定義了“雨窩”的概念,遴選出廣東省30個“雨窩”點,研究了其發生的天氣氣候學特征;開展了綜合科學觀測試驗,形成“雨窩”數據集,揭示了“雨窩”發生的下墊面特征、水汽持續輸送過程、邊界層熱動力結構、云微物理過程等環境條件及形成機制;研發了強降水回波跟蹤及雙偏振雷達QPE技術、“雨窩”點短臨預報智能工具箱以及多項數值模式關鍵技術,增強了暴雨監測預報能力,為“雨窩”監測預報預警及災害風險預警提供技術支撐。
熱帶所以項目為契機,不斷夯實核心技術,將基于華南季風和臺風強降水野外科學試驗,改進和優化高分辨率模式物理過程參數化方案,研究具有AI深度學習能力的淺對流觸發、云雨、冰雪轉化云物理方案,提高模式對于邊界層觸發的對流系統預報能力,為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提供科技支撐。
(作者:屈靜玄?責任編輯:張林)